《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文字版

时间:2016-10-26来源:

 

矿工:我宣誓:遵章守纪、执行规程、珍爱生命、平安回家。  

 

这个面积只有全国六十分之一的省份,却出产着全国四分之一的煤炭。随着工人们下井劳作,从井下输出的是源源不绝的煤炭资源。  

 

【新闻播报】  

 

【解说】2013年底,中央巡视组进驻山西,由此揭开了山西 “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盖子,随后的一系列反腐举措震动山西。省部级干部就有7人落马,省会城市太原连续三任市委书记、三任公安局长被调查, 山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年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5450人,其中市厅级干部45人,县处级干部545人 。  

 

【同期声】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  

 

【解说】聂春玉,2014年8月被中央纪委调查,当时任职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在此之前,2003年到2011年间,聂春玉在吕梁市先后担任市长、市委书记。他落马的主要原因,是在吕梁任职期间大肆买官卖官,严重程度在山西 全省都相当突出,吕梁也因此成了山西“塌方式腐败”的一个典型缩影。  

 

他主要是大肆卖官鬻爵,我们调查过程中认定他有30个人给他行贿,这30个行贿人中间有29个人是党员干部,这29个党员干部遍及吕梁市所辖全部13个县市区。这些党员干部给聂春玉行贿的同时,也在收受他下属党员干部的贿赂。聂春玉他自己跑官、买官、卖官,自己带头把整个班子、整个队伍带坏了。所以在十八大以来,就是吕梁市当地共有5名地厅级干部,83名县处级干部,因为违纪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1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同期声】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  

 

【解说】2002年左右,煤炭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迅猛上涨,煤价急剧攀升,由此开始的十年,被称为煤炭产业的 “黄金十年”。吕梁市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在这十 年里飞速发展,从2000年前GDP全省倒数第一的最贫困地区,到2010年GDP排名全省第四,增速全省第一。许多人一夜暴富,但 心态也一夜失衡,权力和金钱相互缠绕的黑色链条也随之生长、逐渐蔓延。  

 

煤炭老板你要在山西,你要能拿到煤矿,而且能够正常的生产开采,这样都需要当地领导干部的关照,这些煤炭老板,都会围猎当地的县委书记也好,县长也好。这些领导干部需要钱的时候,他是随时随地会给这些领导干部准备。这些领导干部拿着他的钱去买官成功之后呢,跟他的关系更紧密,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所谓更大的庇护。  

 

【同期声】袁玉珠(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解说】当官位大小和利益多少挂上了钩,不少人的权力观发生了扭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随之越来越严重。  

 

都是逢年过节看望,一般来说两三万美元。但是一般不直截了当说,我要当哪个书记,或者我要当哪个县长,闲扯两句话就走了,有时候他和你本人,不是硬塞给你了,不是的,他是看着你房间里面,比如说你公文包在桌子上面放着,他就直接拉开公文包把钱放到里面就走了。心里也都清楚,每个干部目的是,下一步是想干啥都清楚,应该清楚。  

 

【同期声】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  

 

【解说】当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权力观发生了扭曲,把执掌的公权拿来做利益交换,对整个政治生态就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上级脑子里面已经不去想说哪个干部给我送礼,他在想哪个干部没给我送礼。在那么一种不良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好跟坏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反倒是其他方面的工作业绩都搁到一边去了,先考虑有没有给我送钱,没送钱就先搁到一边去,你都进不到被选拔的视野里面来。  

 

【同期声】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  

 

【解说】闫刚平说,他自认为想干事能干事,起初不愿意走跑官、买官的路子。然而 2002年,吕梁市县长换届公开选拔,闫刚平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但最后却没能当上县长。  

 

我也没有去活动活动啥的,在10个里面选6个,我后面的选上了,但是我没选上。  

 

【同期声】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  

 

【解说】闫刚平所说的管用的“潜规则”、所谓的“处理好和上面的关系”等等,实际上就是“拿钱开路”、“花钱买官”。而一旦接受了潜规则,一切就变得不可收拾。因为要“送钱”就得“找钱”,行贿必然导致索贿、受贿。闫刚平第一次送钱上门是在 2006年。  

 

我也请关系好的帮我准备一点(钱),我也去看看领导,逢年过节。  

 

【同期声】刘广龙(山西省吕梁市政协原副主席)  

 

【解说】吴俊平,共分13次送给聂春玉总计上 百万元,聂春玉帮助其由柳林县副县长升任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局长。  

 

总的来讲还是一句话,自己把这个线没有划清楚,哪些是正常的礼尚往来,哪些是违规违纪了,一种社会上不正常的现象,多了,就看成是正常了,所以这是犯错误走到这一步最大的根源。  

 

【同期声】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  

 

【解说】当政治生态整体恶化,发生塌方式腐败是必然的结果。回顾整个过程,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主要领导无疑负有更大的责任。  

 

他有权力,他能够发挥普通干部所难以发挥的作用,比如说首先自己行得正,如果有人想给你送钱,你不光坚决不收,甚至还严厉批评这些送钱的人,那一定会产生正面作用,让那些有歪心思的人他打住了,让那些正派的人坚定地正派。  

 

【同期声】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  

 

【解说】针对山西发生的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决策,坚决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并对山西省委班子进行了改组性质的调整。新的山西省委明确提出了 “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目标要求,新任省委书记王儒林上任伊始,就把腐败重灾区吕梁作为调研的第一站,深入分析过去出现问题的原因。  

 

吕梁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党不管党,党委没有履行主体责任。第二个原因呢,我觉得就是制度缺失,权力任性。第三个原因就是官德丧失。  

 

【同期声】韩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解说】自古以来,所有贤明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对各级官吏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不约而同地提出了 “治国先治吏”的治国方略。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说的 就是自上而下整饬吏治的重要性。  

 

正朝廷以正百官就是要从上抓起,只有上正,下才可以正。激浊扬清,这是首要任务,什么是激浊扬清,就是要把腐朽的、浑浊的东西把它抛弃掉,要使清廉的这样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占据、高扬起来。  

 

2013年5月,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江西。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央第一轮巡视。一名高官就因为这次巡视发现的线索而最终落马。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同期声】宁延令(中央纪委副部级巡视专员时任中央第八巡视组副组长)  

 

【解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随着巡视的进行变得越来越清晰。陆续有更多人向巡视组反映苏荣在江西主政时各种问题,尤其是反映苏荣的家人、亲戚在江西插手工程建设,插手干部人事,收受钱财的问题非常突出。经中央纪委调查,很多反映的问题被查证属实。  

 

你在这个地方当主要领导本应严格约束自己,为百姓谋利益,可是你的家人上这儿来谋好处,把你主政的地方变成了谋取私利的领地,这就叫权力异化,忘记了权力是谁给的,应该依靠谁,为了谁。现在就放我出去我都没法出去,怎么去见熟人,同学,特别是老领导,我无法去见面,我没脸去见面。  

 

【同期声】张甫(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  

 

【解说】苏荣的妻子于丽芳在当地被称为“于姐”,很多人反映她在当地擅权干政,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江西景德镇是有名的瓷都,于丽芳非常喜欢瓷器,为了托她办事,不少人投其所好,买来各种名贵瓷器上门送礼,于丽芳来者不拒,甚至主动索要。  

 

我用四句话把我这个犯罪过程反思了一下,叫作收受别人的陶瓷瓷瓶,被碰得头破血流;收受别人的陶瓷瓷碗,被砸得遍体鳞伤;收受别人的书画字画,将政治生命化为灰烬;收受别人的钱财和贵重物品,使自己跌入了经济犯罪的万丈深渊。  

 

【同期声】苏铁志(苏荣儿子)  

 

记者:到了江西他是主动把干部引荐给你认识?  

 

【解说】苏荣把一些官员介绍给儿子认识,苏铁志于是通过这些官员帮朋友拿项目,从中收取巨额好处费。当年苏荣用手中的权力,为全家老小换来了各种各样的 “好处”,而现在,每个人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不仅毁掉了我自己,也坑了老婆,害了儿子,将全家带上经济犯罪的深渊。他们如果不是书记的老婆,书记的儿子,没有我这个省委书记,什么都干不成,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问问您家的家风是什么,听听您家的家规有哪些……  

 

【节目内容】  

 

【同期声】苏荣(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解说】苏荣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小家庭,作为省里的一把手,他的所作所为,也不可避免地在下属中间产生恶劣影响。  

 

【同期声】李天鸥(江西省国资委原主任)  

 

【解说】当一名省委书记出于私利,对坚持原则的干部打击报复,产生的恶劣导向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当衡量干部的标准黑白颠倒,各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自然难免大行其道。  

 

苏荣的老婆住院,在深圳做手术,因为得到了消息,江西有一批干部纷纷坐着飞机到深圳去看,看省委书记的夫人不是白看,去就要带礼金,拿了人家的钱,拿了人家的好处,他就得要把这个位置兑现,这不叫卖官鬻爵吗?不该得到他提拔,或者很多比他优秀的干部没有得到提拔,这就不公平。导致了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得到了破坏。  

 

【同期声】王平(江西省地税局原局长)  

 

【解说】当时担任江西省地税局局长的王平,为了获得苏荣的提携,送给苏荣的妻子于丽芳上百万元现金。而他自己作为地税局的一把手,也并不拒绝下属的贿赂。  

 

他们每个人送给我,也可能他就去再收人家的,就把我整个地税的风气带坏了。所以我觉得我自己就做得很不好,要受到党纪和国法的惩处。所以我真的是接受这一次处罚。我也对不起我的家人,对不起我的家人。  

 

【同期声】张甫(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  

 

【解说】选人用人腐败被称为腐败之源,因为一旦正常的干部选拔规则受到破坏,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带来方方面面的腐败。严查选人用人腐败,是政治生态治理的一大关键,巡视工作剑指的重点就包括这个问题。  

 

【同期声】张本平(中央巡视办副主任)  

 

【解说】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聚焦政治巡视。重点检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情况,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否有力。  

 

巡视组反馈的意见代表中央的要求,被巡视党组织按照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意见,一条一条进行整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省区市的巡视工作主责在省区市党委,省区市党委书记的关于巡视工作的讲话,已经不再抽象空泛,能够做到见人、见事、见问题。  

 

巡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从常规巡视到专项巡视,再到杀回马枪,体现了党内监督的韧劲和严肃性,使巡视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尖兵,同时也督促各级党组织真正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扛起来,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解说】巡视是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摸清党员干部队伍这片 “森林”的总体情况,为选好人、用对人提供依据。省市区积极探索了市县巡察工作,形成了巡视巡察工作网络格局。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巡视工作的一系列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们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擦亮巡视利剑,聚焦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各省区市、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党委、党组规范巡视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态势。巡视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凸显了党内监督制度的力量。  

 

【解说】政治生态的破坏,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要修复曾经污染的生态,让它重新变得风清气正,也并非一两天就能完成。良好的政治生态、从政环境,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呵护和培养,需要一砖一瓦,按照严格的规矩和标尺,踏踏实实地建设。(来源:央视网)<span style="font-family:仿宋_gb2312;font-size:21px;mso-spacerun:"mso-font-kerning:1px">  

责任编辑:网络信息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