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文明传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时间:2022-07-25来源: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孟子·尽心上》,这是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章中引用过的话。
原文
《孟子·尽心上》
战国·孟子
(宋句践谓孟子)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读
上文是孟子与宋句践的一段对话。宋句践问孟子:“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德,喜爱义,就可以安详自得。士人穷困时不缺失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缺失仁义,所以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百姓才会不失所望。古时候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就修养身心立身于世。”最后总结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又改“兼善”为“兼济”。意思是,不得志时要修养好自身,得志时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受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入世与出世的政治选择和人生态度,成为从古至今众多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这既蕴含了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彰显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孔子曾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由此可以看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